槟榔干果股票(MSCI的A股新娇客 竟掏165亿买了家“空壳”)
2023-11-07
浏览量:次
香烟、槟榔、东鹏特饮。在“躺平时代”到来前,加班三大利器被很多中国打工一族所共推。而前两样代谢的垃圾,又刚好容纳进东鹏特饮的小盖子里,一个巧思让准备加班的痛苦流程从此成了兴致盎然的闭环游戏。
作为一款真正隶属于打工人的饮料,东鹏特饮被无数平台工人一口一口喝成了大爆单品。此中包括1650万的货车司机、700万的网约车司机、500万网络达人、300万外卖小哥,以及400万程序员和300万快递员。
同时,也把其背后的东鹏饮料集团喝成了A股上市公司——最高市值达到1107.88亿元。尽管相较两年前5月46.27元的发行价,林木勤旗下公司至多时股价也才翻了六倍,远不及同样深耕能量饮料的美国怪物饮料公司(Monster Beverage)26年2905倍那般惊艳(根据前复权股价,1997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0.02美元,2023年8月10日收盘价为58.1美元),但叫一声新一代潮汕大佬,也不为过。
就在8月11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公布了当月指数审议结果,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的29只中国股票中有28只均为A股标的,东鹏饮料便是其中成员,而多只生物医药股则被取而代之。
从“平替版红牛”的定位出发,东鹏特饮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中国饮料界的“小米”——便宜,但有实力。根据京东平台上官方旗舰店的定价,一瓶250ml的铁罐装红牛大约是5.8元,而关键成分大差不差、容量却多一倍的瓶装东鹏特饮,只要3.4元一瓶,若整箱装购买甚至还有抽奖机会。
这,已不仅是性价比之王,简直堪称性价比之太上皇了。
8月初,东鹏饮料公布了2023年半年报:期内实现营收54.6亿元,较去年同期是42.91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46.8%。 此前,东鹏饮料已经连续五年(2018-2022年)营收年增长率超过20%。当然,与疫情期间数据攀比,多少有些浮夸成分。
此外,从经营现金流来看,东鹏饮料从去年同期的7.13亿元激增82.05%,至今年6月末已达12.98亿元。
真金白银进账多多的东鹏,在银行利率不断下行且定期理财收益同步缩水情况下,注定不甘只当一个保守的“守财奴“。于是,亲自下场搞金融成了一个选项。
近日,东鹏饮料官宣正式收购四大AMC之一东方资产旗下的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显示,该公司已于2023年7月14日以1549.47万元成交价格完成转让。工商信息进一步显示,深圳邦信小贷已改名为深圳市鹏贷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则由原来的1.5亿元增加至3亿元,地址和公司法人及管理人员也同步进行变更。
早在2020年9月,原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表内外杠杆率合计不超过5倍。这意味着当年同为金字塔塔尖的蚂蚁借呗和蚂蚁花呗通过ABS等手段创造出近80倍杠杆率的时代,一去不返。
想要多放款,只能加钱增资。
甩出至少1.65亿揽入一张小贷牌照后的东鹏饮料,或许就此能够为其上下游供应商以及客户提供一个融资窗口。有网友戏言:过去是困了累了买东鹏特饮,未来是穷了倒了找东鹏小贷,贷完款接着喝东鹏特饮。林生亏不了!
看似一门跨界好生意,只是,被接盘的深圳邦信小贷现状其实并不理想。截止2021年,深圳邦信小贷资产总额仅1525.1万元,负债总额则有1810.97万元,已属“资不抵债”。当年其营业收入仅8.8万元,净利润为-423.54万元。而到2022年10月底,该公司资产总额进一步缩减至1159.29万元,负债总额上升至1866.82万元;其中当年前10个月营收24.34万元,净利润-421.66万元——相当于每天亏损13870元或每分钟消失9.6元。再换算一下,即2.8瓶东鹏特饮60秒内化作了空气。而又有多少人能在这一时间一气喝完700毫升的能量水?
在此之后的深圳邦信小贷基本停止营业,以至今年5月被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标注为“空壳”小额贷款公司。
截自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告附件
可以说,作为新东家,东鹏饮料未来注定是要重头再来。
大单品依赖症未解,急寻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东鹏饮料官网介绍,公司产品家族包括东鹏特饮、东鹏大咖、东鹏补水啦、东鹏0糖、东鹏气泡特饮、由柑柠檬茶、陈皮特饮、东鹏水等八种,但其营收结构却没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说染上“大单品依赖症”,恰如其分。
截自东鹏饮料2023年上半年报告
据最新亮相的半年报显示,东鹏特饮期内营收为51.35亿元,占总营收的94.13%。在2021年和2022年,该项数据分别为94.66%和96.24%。另根据尼尔森数据,东鹏特饮在今年上半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售量占比为40.86%,位居第一;但销售额占比则只排位第二,为29.06%。
再次印证东鹏特饮薄利多销策略大获成功的同时,一个“金鸡独立”产品营收矩阵的短板,自也暴露无遗。事实上,强势的业绩表现无法让外界忽略如此“长短脚”的营收结构可能引发的隐患。资本市场对此也给出了真实反馈:财报发布当天,公司股价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时小幅下跌了0.42%。
目前在可比同业中,农夫山泉、百润股份的滚动市盈率在50倍左右,东鹏饮料仅为32倍左右。究其原因,显然与后者长期以来未能规划出可信服的第二增长路径不无关系,亦导致投资者对其增长预期只能偏于保守。终究,多数人只愿意比照一个大单品公司给出相应估值。
面对外界疑虑,东鹏饮料肯定心知肚明。东鹏饮料副总裁、董秘刘丽华曾公开表示,将东鹏大咖产品作为2023年的“第二曲线”。
理由,貌似充分。
首先,根据尼尔森IQ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44%,即饮咖啡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2.35%,运动饮料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9.89%,可见该市场的增长十分可观。
其次,咖啡软饮与东鹏特饮都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定位,而东鹏饮料在本土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已拥有超330万终端网点,在此基础上推广东鹏大咖惠而不费。而一度跌落美股粉单市场的瑞幸咖啡,今年第二季度营收62亿、净赚10亿乃至跑赢星巴克中国区的表现,同样鼓舞人心。正因此,后者市值已从最低时的10.55亿美元暴涨至85亿美元。
没错,八倍有余!
既然样板在前,为何不能复制?请不要忘了一个重要背景——东鹏特饮之所以在能量饮料赛道异军崛起,一部分原因是正好赶上中泰两个红牛争斗留下的市场窗口。但如今在咖啡市场上,却并无如此“鹬蚌相持,渔翁得利”的戏码。论及目前即饮咖啡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雀巢、康师傅、味全、汇源和统一,无一不在渠道上相比东鹏饮料更有优势。
仅靠“唯手熟尔”的低价策略突破?谈何容易!
据了解,刘丽华之前还曾宣称,“投入资源重点发展”的东鹏大咖表现或不及预期。国金证券研报也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的电解质水“补水啦”已超越东鹏大咖成为第二大单品。
至于董事长林木勤,倒是在2022年业绩会上表示,“未来三年必须培育发展出第二增长曲线”。具体包括加大“东鹏大咖”、“东鹏补水啦”等第二曲线产品的品牌宣传,入驻核心地铁包站,联手王者荣耀顶级职业联赛等多种媒介及渠道持续为品牌发声。
看来,林老板玩得还是“赛马机制”。
种种大手笔的努力离不开不菲的开销,而这又完全体现在财报数据中。上半年,东鹏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长22.85%和25.1%。
可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彰显。东鹏大咖自2021年9月推出以来已有近两年时间,无论是消费市场声量和营收表现,都没有激起太大水花。今年上半年,除了东鹏特饮之外的其他饮料共为公司带来3.2亿元营收,仅占总营收的5.87%。
收小贷牌照、买巨额理财,另一边高管套现百亿
既然主业上的第二曲线不易开辟,可否换种思路?比如趁着手中有钱进军金融。
随着四大AMC公司纷纷回归主业,其旗下子公司被“清理”的消息时有传出。其中,中国华融就将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转让给宁波银行。
此次东鹏接手的深圳邦信小贷原来所属的东方资产,也自2019年开始陆续转让子公司股权。东方资产鼎盛时曾经控股24家小额贷款公司,不过其中3家已在2019年进行公开转让,紧接着又有19家小贷公司股权于2020年年初公开挂牌打包转让。公开资料显示,转让成功者仅三家左右,多数已注销或者在注销备案清算阶段。
近年来,小贷公司在监管、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数量持续缩减。2022年,全国小贷公司减少495家,贷款余额减少337亿元。今年上半年,据央行披露,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688家,仅半年已减少270家;贷款余额8270亿元,较去年末减少837亿元,贷款余额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已经达到去年全年2倍以上。
行业发展如此严峻,东鹏饮料此时入手小贷牌照,颇有些“明知山有虎,富贵险中求”的味道了。
终归还是“钱太多”闹的,而东鹏饮料也确有“容错”的能力。截至2023年3月21日,近12个月内,东鹏饮料购买理财产品的实际投入金额为67.14亿元。其中,主要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金额达36.00亿元。不过这一数字在今年上半年已减少到逾32亿。
两厢对比,针对主业不到10亿的扩产投入就显得有点“寒酸”。据《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东鹏饮料在华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庆西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南宁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共计投入资金也就9.59亿元。
只是在另一边,东鹏饮料几十乃至上百亿级别的集体“套现”,偏格外引人瞩目。
2023年5月,东鹏饮料8326万股限售股迎来解禁,解禁对象既包括公司监事会主席蔡运生在内的诸多高管,也包括几家员工持股平台。
就在解禁当晚,东鹏饮料即发布了减持公告,包括蔡运生在内的13名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3574万股,占到了公司总股本的8.94%。若按当日收盘价估算,拟套现市值超5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东鹏饮料自2021年5月上市后,短短两年时间合计分红已达20亿元,而该公司IPO募资额才18.51亿元。上述20亿分红中,有10亿进了东鹏饮料实控人林木勤的腰包——其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0.72%股份;而此次发布巨额减持计划的13名股东,减持前共计持有东鹏饮料14.8622%的股份。也就是说,又有将近3亿元的分红落入了高管钱包。
截自东鹏饮料公告
这一行为引发了市场担忧。公告发布次日,东鹏饮料股价跌超4%。
这,并非公司股东第一次发生减持行为。今年1月,公司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2400.06万股股份,以公告当天183.07元/股收盘价粗略计算,套现金额约43.94亿元。
或许,正是高管、股东的多次股份出售让市场心绪难定,以至上半年表现尚好的业绩都未能给公司股价带来惊喜。
还记得前文所述的怪物公司吗?早在2014年,可口可乐就以约150亿美元收购了其16.7%的股份。如同沃伦·巴菲特之于可口可乐的“买定不离手”,可口可乐同样挖掘出自己的“回报率之王”。
不少A股投资者希望东鹏饮料能有机会对标怪物饮料。公司方面曾向投资者表示,“怪物是美国的上市公司,我们是民族品牌,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言下之意,二者没有可比性。的确,饮料企业收购金融牌照的操作并不是常见套路,更像是东鹏的“自主创新”。只是是否真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现在也只能拭目以待。
可以“困了,累了”,千万别“怕了,闪了”就成!
相关文章
-
研究生院(中国高校研究生院有哪些?)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