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新闻

半世风流_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2024-05-24

浏览量: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弘一法师李叔同照片(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凝望破产挚交许幻园在大雪中渐渐远去的背影,弘一法师(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含泪写下脍炙人口的一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送别场景(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一张旧信封上写有“余於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法师一人负责,他人无论何人,皆不能干预。弘一 国历十月七日。 ”这便是弘一法师的亲笔遗嘱。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弘一法师遗嘱(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妙莲法师与影星刘德华(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八月廿九日下午五时,弘一法师再嘱妙莲法师五事:一事在已停止说话,及呼吸短促,或神志昏迷时,即须预备助念应须之物;二事当助念之时,须先附耳通知云,我来助念,然后助念。如未吉祥卧者,待改正吉祥卧后,再行助念。助念时,诵“普贤行愿品赞,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中”等正文,未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不挝木鱼,大声缓念,再唱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乃至“普利一切诸含识”,当此诵经之际,若见余眼中流泪,此乃“悲欣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误会;三事察窗门有未关妥者,关妥锁起;四事入龛时,如天气热者,待半日后即装龛;凉则可待二三日装龛;不改穿好衣服,只穿旧短裤,以遮下根即已;龛用养老院的,送承天寺焚化;五事待七日后再封龛门,然后焚化;遗骸分为二坛: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开元寺普同塔;在未装龛以前,不须移动,仍随旧安卧床上;如已装入龛,即须移去承天寺。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弘一法师圆寂图(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弘一法师在民国三十一年壬午九月初四日(1942年10月13日)午后八时,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去世时面容安详,人们为了缅怀这位高僧,为其举行了出龛仪式及荼毗盛典,总共一千多人参加送别。弘一法师圆寂前,还手书了“悲欣交集”四字,抒发了自己彼时的寡淡又释怀的心情,既悲伤于离世,又欣悦于离世。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弘一法师绝笔《悲欣交集》(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据传弘一法师的遗骸焚化后,形成一千五百余颗“舍利”。妙莲法师依照李叔同临终遗嘱,将其焚化之后的骸骨分装两坛,一坛送承天寺常住供养,一坛送开元寺常住供养。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弘一法师(右一)(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林语堂曾评价弘一法师道:“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也有人这样评价弘一法师:“什么大法师,有什么法呢?就是一个放弃家人和自己的人。不知道后人为什么追宠他?如果你和我还有他都成了弘一法师,这个人间会是怎样?”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半世风流,半世僧”:带着博才遁入佛门

弘一法师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可联删)

悉数弘一法师在美术教育、音乐、篆刻书法、戏剧和佛学思想宣教传播等一些贡献,也可称大家才子,就连林语堂、鲁迅、郭沫若等大家对弘一法师崇拜不已。可是“人一旦该懂的都懂了,佛门就为他敞开了”。

流年60余载,在俗39年,在佛24年,即可一句“半世风流,半世僧”概括了弘一法师的一生。

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