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汽车信息

公交汽车_「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24-05-23

浏览量: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上海是中国最早运营公共交通线路的城市,距今已有110年历史。你知道么,上海的错时上下班制度是为了解决公交拥挤而诞生的。你还记得当年“卖票员”有哪些“标准配置”吗?你还存着那时的月票、公交预售票吗?戳下文↓一起来唤起当时的记忆吧!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市民曾流传过这么一道另类的数学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在1平方米的面积里站上12个人?答案是:在上海的公交车上!因为每个人都是踮着脚尖站着的。每一次靠站,每一次上下车,都要拼尽全力,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想象。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80年代挤公交的场面已是稀松平常的景象

公交售票员真心是一份苦差事。有上海公交老职工回忆:“从前售票员最难当。车里挤满了人,路上又堵满了车,公交车时常脱班,上不了车是家常便饭,公交工作人员和乘客之间的矛盾也越发尖锐。”“那个时候有的乘客甚至还骂我们。有时候车子挤了,实在上不去了,就不让他们上,我说你们就不要上了,下一部再上,他们就要拉我们的车牌……”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当年售票员使用的“四大法宝”,现今基本已绝迹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80年代,延安东路外滩拥挤不堪的211路终点站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83年,一辆老式的663型无轨电车驶过西藏中路北京路口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83年,几辆20路、21路电车停靠在中山公园门口

除了人多,道路条件不好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1984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公交汽车平均时速是16公里,电车是12公里,高峰时段只有每小时9公里,个别线路甚至只有3公里,而普通人骑自行车的时速可以达到20公里!根据1988年的一项统计,当时上海市区能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只有400条,其中有368条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这确实让公交车举步维艰。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拥挤的公共交通再遇到恶劣的天气,那就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交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增加公交车数量和加大车身,多用“巨龙车”以解决上下班交通问题。但是“巨龙车”车身加大,上下车乘客量增加,停车时间必然延长,路窄车大,车速不能太快,又影响其他车辆行驶。至于增加车辆的设想,也由于各主要干道的人流和车流已达到超饱和状态难以实现。以26路电车为例,全程7.972公里,当时投入车辆61辆,如组成车队,连接成龙长度接近1公里,如再增车辆,促使路面更挤,有可能车速更慢,问题更多。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83年,西康路长寿路

据当年的公交公司工程师回忆:为了解决乘车难的问题,上海在全国首创了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接式公交车,也就是巨龙车。之后,又索性把车上的座位全部拆掉,改成大篷车,一共能站200人,一些车辆还是从德国进口的。但是这些车辆显然“水土不服”,一是道路条件不适应,二是人实在太多,规定坐140个人,到了上海这里,往往要挤进去300个人,一些车辆硬生生被压坏了。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90年,27路电车抛锚,乘客和路人纷纷上前帮助推行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90年代初,一辆92路大篷车抛锚,乘客纷纷下车帮助推行

除了硬件设备的投入,公交公司在行车调度上也是破费心思。除了已有的大站车、调头车等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先后采用早晚高峰车、机动车等调度形式,增开特约定班车。尤其是冬令春运期间,乘车非常拥挤。为缓解这一矛盾,公交公司大力发展机动车调度形式。1989年5月,建立市公交总公司机动大队,机动车全市统一指挥、集中调度。公交机动大队设有徐家汇、人民广场、寿宁路、五角场、打虎山路、提篮桥、九龙路、上海火车站、静安寺、陆家宅等处区域性蓄车点,已备随时应对紧急状况。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85年拍摄的四平路公交停车场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85年拍摄的徐家汇公交站点(现今六百正门位置

1979年起,上海还错开一些企事业单位职工上下班时间,使他们的乘车避开早晚高峰,以达到从时间上分解客流、削峰填谷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在当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90年,南京东路上的人流车流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横贯市中心区域的长线公交是拥堵的“重灾区”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80年代上海公交使用的各类月票缴费证、月票及学生月票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94年开始启用的上海公交预售票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南京东路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1996年1月1日起,上海公交取消月票,包括市区月票和专线月票、本式月票、隧道月票,统一使用普票。市区一般线路的票价为每张0.5元,长距离线路、隧道线路及小区专线,仍按当时价格执行。通过票制改革,取消使用几十年的公交月票,打破长期以来企业吃“大锅饭”的局面,为计算客流、结算票款奠定必要的基础,也为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并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开展适度竞争创造了条件。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早期的无人售票公交车是在原有车辆基础上改造而成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单车厢改良型无轨电车开始替代之前笨重的铰链式电车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公交标兵线路49路曾经使用过的进口VOLVO大型铰链式公交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山西路漕溪北路华亭宾馆西侧的公交站点。那时的内环已经通车,而轨交3号线(早期称为明珠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2000年上海与瑞典合资建立的申沃客车有限公司成立

市区快速高架路、轨道交通的投入使用,有效疏导了车流和客流。公交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职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增强,硬件装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乘车难”矛盾得到显著缓解。现在,上海公交已成为全国大型城市中最为发达和有效的地面公交系统之一。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资料: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上海

编辑:张添翼

「记忆」巨龙车、慢字旗……还记得那些年挤过的公交车吗?
标签
友情链接